close










數位音樂產生器 氣死貝多芬
中時電子報╱盧金足/台中報導 2007-02-13 03:50








樂自心中來,將來作曲靈感遇瓶頸,不用再嘔心瀝血。台中一中高二學生林自均運用數學演算法結合電腦程式,研發成功數位音樂產生器,想要聽不一樣的貝多芬、巴哈,只要將旋律輸入電腦,千變萬化的音符豐富音樂創作。


十七歲的林自均剛獲二○○七年國際科展第一名、大會獎,今年五月將代表台灣參加美國第五十八屆科技大展,三項優秀表現使他成為「三冠王」。


熱愛爵士鼓的林自均也是鋼琴好手,研發碎形圖形的重複性和相似性,加入運算方程式,再整合基因觀念達成音樂創新,透過音樂和諧性,提高悅耳程度。


林自均說,數位音樂產生器的方法是,將製造好的音符染色體放到交配池中,以隨機方式在交配池中選取染色體,進行交配。兩項音符的染色體交換彼此的基因,產生下一代新音符。


林自均從電腦創作音樂得到的靈感,讓愛好音樂者以電腦玩音樂,創造成功的魔術數位音樂,讓國際科展評審大開眼界。


林自均將貝多芬和巴哈古典音樂、甚至流行音樂轉化無數風貌,指導老師梁銘誠強調,連國外也沒見過這套系統,作曲家不必再腸枯思竭了,形同運用「碎形及基因演算法應用於數位音樂產生器」,為音樂創作改頭換面的大革命。


台中一中今年參加國際科學大展傳出多項捷報,林自均榮獲美國正選,代表台灣參加國際大賽,二年級王彥凱和謝曜聰也以「製作簡易STM」,獲得物理科大會獎第三名。


指導老師王昭富表示,掃瞄式穿隧顯微鏡(STM)是觀察物體在奈米尺度表面的利器,但一台精密的STM造價動輒上百萬元,王彥凱、謝曜聰利用簡單、便宜的材料研發,即能製造一台簡易STM。


王彥凱強調,這台STM功能和百萬級的STM一樣,可讀出小如奈米的資料、數據,造價低廉,以後可運用到國高中,讓學生透過顯微鏡觀察分析物體,進入物理奧妙的世界。



--



http://news.yam.com/chinatimes/garden/200702/20070213937084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mermaidar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